畜牧业是新疆传统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是新疆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的提档升级,对于保障畜产品供给、带动农牧民增收脱贫、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新疆出台《关于促进新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部署通过挖掘产业潜力,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畜牧业全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互促融合发展,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新疆由畜牧大区向强区转变。
“畜禽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超过40%,种畜禽是畜牧生产的基础,种源供应是否充足、种畜品质是否稳定直接影响着畜牧业生产的效果。”新疆畜牧科学院研究员杨会国说。
《意见》提出,要做强畜禽种业,坚持种业先导,建立政府统筹指导、育种单位主导发展、科研单位支撑引领的畜禽种业发展新机制,推进育繁推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持续实施奶牛、肉牛、肉羊、马及生猪、家禽种业提升计划,对企业引进良种畜禽实行财政适当补贴政策,加快提升畜禽良种化水平。牛羊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90%以上,猪禽自主供种率达到80%以上,特有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率达到100%。
“养好牛吃好草。”呼图壁县种牛场有限公司党委、副董事长卫新璞介绍,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正是靠着自身的饲草料基地,保证了牛奶的供应和产业链的不断档。
新疆是以草食家畜为主的畜牧大区,饲草以秸秆和农副产品为主,存在优质饲草比例相对偏低、区域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为此,《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饲草料产业。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调优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有效扩大苜蓿、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种植面积,提高饲草种植收益。五年全疆新增饲草种植面积200万亩,新增优质饲草600万吨以上。大力发展饲料工业,新增饲料产量100万吨、新增转化农作物秸秆100万吨以上。
新疆作为养羊大区,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位居全国第二位,但长期以来许多农牧民依靠传统经验养殖,产业大而不强。
为此,《意见》明确区域定位,确定了农区以实施畜牧业振兴行动为总抓手,走“标准化规模养殖增量、产业化集聚发展提质、品牌化拓展市场增效”的路子,加快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产业提档升级。牧区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繁荣稳定,走“保护利用好生态环境、稳量增效、持续发展”的路子,打造新疆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草原绿、牲畜稳、旅游兴、产业强、牧民富的目标。
为提质增效,挖掘畜牧产业潜力,《意见》提出,以农区为重点实施五大振兴行动,实施肉羊增产行动、奶业振兴行动、肉牛增产行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家禽及特色产业发展行动,以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力争5年内实现全疆肉类总产达到220万吨,牛奶产量达到300万吨,禽蛋产量超过50万吨,分别增长30%、50%和25%。全疆畜牧业产值超过1100亿元,增长20%。
畜牧业产业链条长,上连种植,下接屠宰加工,还能带动饲料工业、环保等产业发展,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产业。
《意见》提出,要强化龙头企业引领畜牧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做优做强畜产品加工业,推进屠宰加工业布局与优势产区相匹配,拓展加工增值空间;打造产业集群,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引导支持大型企业集团构建全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运营,重点打造天山北坡奶业集群、南疆特禽产业集群和北疆有机牛羊肉产业集群,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3—5个年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优势特色畜牧产业集群。
在强化品牌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差异化发展思路,打造优势品牌,创建一批以有机羊肉、高端牛肉、绿色乳品、特色珍禽为代表的新疆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新疆畜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意见》还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畜牧业生态化发展,实现草地资源永续利用,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用3年时间,使全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0%以上;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黑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