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我国草地资源利用的对策,旨在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提高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效率,针对当前草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下面就去看看我国草地资源利用的对策和草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形类型吧!
就发达国家的经验而论,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产值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以草地为主体的畜牧业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草食家畜又是畜牧业的主体。发达国家肉食品大部由青草转化,如美国占73%,西德、法国各占60%,澳大利亚占90%,新西兰近100%,全世界为55%,而我国草地所生产的肉类仅占全国肉食的6.8%。我国在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同时,也应重视构成这个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增加草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强和完善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和提高草地的基础性作用。
全国退化草地得以全部恢复,草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草原生产力明显提高,需要有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的支撑。而南方山区优越的环境条件得以充分地利用,使得草地的生产潜力得以发挥,则需要通过人工草地的转化。沿海滩涂的开发也需要种草来实现。扩大人工种草面积,种草改草是提高草地生产力,使草地资源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根本途径。
粗放地利用资源只能是形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而且形成的产品率不高,在有条件实行农业式经营方式的地方,尽量实行更集约的经营方式,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增加产品率。相应地在环境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方,则应降低利用强度,转移压力,采用与资源条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说在开发利用、改造、经营草地的时候,应在保护生态条件良好,资源正常更新,维持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前提下,把生产经营过程中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作为资源利用的中心环节。坚决克服对草场的掠夺式利用,不注重资源利益的永续性。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的过程中,向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草地主要分布在平原、台地、丘陵、低山和中山地貌类型区,而在高原地貌类型区则接近标准正态分布。具体来说,草地在平原、台地和高原地貌类型区的分布指数较小,说明这些地区的草地分布较为劣势;而在丘陵和低山地貌类型区的分布指数较大,表明草地在这类地区的分布较为优势。在中山地貌类型区,草地的分布优势保持稳定。此外,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等地区,如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及一些地势较低的地区,如准葛尔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