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老上海人或许还有这样的记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天还没亮,就要早早出门去小菜场排队“摆砖头”“扣篮头”,“一只砖头算一个人,一只篮头算一个人,扣篮头2点多钟就要去了,篮头扣好再回去睡觉,到5、6点钟再出来。”
如今,家家户户的餐桌上每天都能见到新鲜可口的饭菜。但回首过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买菜还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仅蔬菜在淡季供应紧张,肉、蛋、奶等还都要凭票限量供应。
这样的情形从1988年上海实施“菜篮子工程”后,就得以逐步改善,并一去不复返了。30多年来,上海早已实现了副食品种类的丰富和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也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一张一年期的牛奶票和一张电视机票选哪个?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上海,这竟会成为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根据当时的统计,1979年,上海的恩格尔系数达到了56.4%,即如果一个人的收入是100元,其中有56.4元用在了“吃”上。
当时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上海,农副产品98%以上靠自给,市民对食品的需求主要是肉、禽、蛋、奶、菜、水产品等副食品,这些副食品大多数要凭证限量供应。有人回忆,她的儿子1984年参加高考前发烧,凭医生开具病历卡,才能买到一只西瓜。这足以见得副食品供应之紧张。当时有句话,“一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人们对优质丰富的副食品的要求日益迫切。
那时副食品供应的主要问题,是数量不足、品种单调、营养价值不高、上市不均匀等。旺季的时候菜很多,但到了淡季,尤其是大热天,问题就凸显出来。
比如蔬菜生产就是“靠天吃饭”,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20世纪80年代,有一年青菜大丰收,产量供大于求,宽阔的中山西路上甚至堆满了一筐筐青菜,一度影响公交车通行,需要门特地派来维持秩序。反过来,在1985年7月,一场特大暴雨淹掉了两万亩蔬菜,青菜供应马上紧张了起来。因此,蔬菜的供销矛盾一直都十分突出。
“菜篮子里看形势”,为了更好满足市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都把改善市民生活、抓好副食品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计划,作为“民心工程”来抓。
1982年,时任市长汪道涵担任蔬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系统抓副食品尤其是蔬菜产销。上海还专门成立蔬菜办,从农田被征用后的收益中专门抽出资金,用作菜篮子基金。
1985年,担任市长后,很快就到菜区、牧场、菜场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先后到嘉定、上海、金山、松江、南汇、青浦、川沙、奉贤等郊县开展了调研。在充分掌握一手资料后,提出“要在上海的全部工作中,在整个的改革过程中,始终把菜篮子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认真研究、经常关注、切实解决”。
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上海,每天对副食品的需求数量都颇为庞大:蔬菜3120吨,肉685吨,蛋37.6万公斤,鱼150吨,奶548吨,禽17.3万只……为从根本上解决上海的副食品供应问题,到了1988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区县局干部大会,宣布《关于建设郊区副食品生产基地,改革产销管理体制的决定》,上海“菜篮子工程”从此正式全面、系统地展开了。
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全面、系统展开,上海市场上的副食品供应逐渐丰富充足。图为20世纪80年代末,市民在菜市场为端午节采购副食品
1988年,在经过充分调研后,时任上海市长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将“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新一届政府工作的突破口。“在上海取得民心主要靠‘菜篮子’。”在一次会议上,他曾这样强调。
“菜篮子工程”,就是用系统工程的办法,通过逐步实现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和产供销的一体化,来解决菜、肉、禽、蛋、奶、鱼等副食品生产供应问题。
按计划,上海“菜篮子工程”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工程、配套工程、软件工程和终端工程四个部分,即建立稳定可靠的副食品基地,建立良种、饲料、防疫、加工等社会服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副食品产销体制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增强零售菜场造血功能等。
首先要落实的,就是在沪郊建立一批蔬菜生产基地和养殖业畜牧业基地,投入充足资金,保障基本副产品生产供应,而更加根本的,则是要彻底改革旧的产销体制。
很快,“菜篮子工程”就取得了初步成效。据上海市档案馆所藏档案显示,工程实施一年后,与上年相比,蔬菜上市增长3.6%,内销禽上市增长48%,鲜蛋上市增长31%,鲜奶产量增长12.3%,淡水鱼产量增长13.6%,生产母猪增长28%。
不过,相关部门也发现,工程在推进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饲料数量不足、质量不稳、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养殖业经济效益显著下降,基地建设方面流动资金配套不足影响新建厂生产力,饲养管理水平跟不上等。
为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工程”,上海市政府开展了一项调研,组织副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20余名同志组成综合调查组,还围绕蔬菜、禽蛋、水产品等不同副食品和专业公司组成7个专题组,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调研。
上海市档案馆藏保存有记录此次调研过程的档案。据档案记载,调查组通过调研发现:上海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已基本完成,生产稳定发展,市场供应充沛、流通活跃,副食品零售价格涨势回落。不过副食品市场的发育“离成熟相去甚远”,工程本身的运行机制也尚不健全,很大程度上仍凭借行政手段和财政支撑在运转,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走出一条全新的路子。
1990年,为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工程”,上海市政府组织副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20余名同志组成7个专题组,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调研。图为完善“菜篮子工程”的调研报告(上海市档案馆藏)
1991年,上海副食品市场全面放开,不再由政府计划指导,而是放手让市场调节。当年上海恰逢遭遇严重冻害,冬季蔬菜纷纷减产,其中菠菜冻死50%以上,个别严重地区甚至达100%。然而即使在这样严峻的市场环境下,蔬菜市场的高价仅仅维持了三天。随后,外地蔬菜迅速补充进上海市场,本地菜农也纷纷自发冒雪补种。“无形的市场之手”在这一年经受住了考验,充分发挥了应有的调节和保障作用。
在上海副食品发展过程中,还始终坚持运用先进技术。曾任上海市副市长、分管“菜篮子工程”的叶公琦回忆,上海最早从合作建立中日友谊园艺场引进消化了管棚工艺,培育出抗病毒的青菜矮脚青并在全国推广,上海引进的罗曼鸡曾祖代原种不仅解决了上海自身的蛋品供应问题,还供应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种蛋,上海的智能化栽培设施也在全国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30多年来,在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上海人民的菜篮子越来越满,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如今,上海市民已经可以轻易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市民买菜的环境、渠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菜篮子工程”也在保供应保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
如今,上海市民买菜的环境、渠道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为上海蔬菜集团江桥市场实行平价菜双休日进社区服务,让市民的“菜篮子”得到更多幸福感与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