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价高,还马上能兑现。”生活在达萨乡阿达村的尼珠,骑摩托车走了大约20分钟路,往嘎尔德中心奶站销售了50斤牦牛鲜奶,到手现金600元。牧民不再跑远路、不用等到太阳落山,便让牧场劳作有了稳定而满满的收获。
像这样的一级奶站遍布色尼区12个乡镇,延伸到草原深处的134个牧业行政村,并通过冷链体系将牛奶源源不断送往嘎尔德基地加工厂。一两天后,经过牧业工人的精心制作、严格把关,酸奶、牛奶、“拉拉”(一种形同腰带状的乳制品)、酥油、奶渣等7大类牦牛乳制品,被送往那曲镇销售点、本地中小学校和拉萨的9家门店,走进消费者的餐桌。
色尼区平均海拔4500米,是高寒纯牧业县区,也是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色尼区围绕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聚焦牧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以打造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为抓手,冲破了“特色不特”“优势不优”的发展困境,在草原畜牧业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的路子上作出了成功有益的探索。
“羌塘高原牦牛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70%以上,牧民收入中60%以上来源于牦牛业。”中国工程院设立重点咨询项目,专门就羌塘高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2017年结题验收的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牦牛产业对提高羌塘高原牧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羌塘高原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繁荣、实现精准脱贫都具有重大意义。
牦牛是适应高寒草原气候的半野化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牧民称之“诺儿”,视为生产生活中的“珍宝”。色尼区可利用草场面积1894.89万亩,2019年牲畜存栏70余万头,其中牦牛有40多万头,素有“中国牦牛之乡”之誉。
发展牦牛产业的确定性毋庸置疑,看着眼前的皮、毛、奶、肉、骨各类产品似乎也都可利用,然而“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点子变成金子”,能否发挥出潜在优势远不是一句话、想当然的事。
“你沿公路走一趟就会发现,销售酸奶、拉拉等奶制品的特别多,这说明什么?”七八年前,记者在那曲采访,罗马镇的牧民布罗布如此反问记者。曾几何时,牧民的“惜杀惜售”现象屡被诟病,养畜与卖畜也成了一对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当发展的旋律在牧场与市场之间奏响,在政府的引导下,牧民积极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养与卖、奶与肉的选择中进行观念革新,并找到了现实途径:通过卖奶参与市场经济。那一段时间,沿主要交通路线销售酸奶、牛奶成为了一道风景线。
牦牛产业的主打产品是什么?是肉还是奶?俨然已经是做大做强牦牛产业必须认真思考的战略选择。“育肥、制奶、皮毛加工,各种想法都有,我们立足高原畜牧业究竟应该怎么搞?”色尼区区委李东坦言,在“嘎尔德”筹划之初,基地的产品定位在“奶”与“肉”之间也有不小争论,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蹲点采访中,记者发现选择牦牛乳制品加工的好处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色尼区2006年开始大力推进奶制品专业合作社建设,基本覆盖了公路沿线村居,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第二,以奶制品为突破口,有效地引导牧动调整畜群结构,促进了由牛马羊多种群养殖向以牦牛为主转变,实现了公母老弱牦牛畜群向以能繁母牦牛为主转变,实现了生态发展。第三,奶制品经济效益高,牧民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有效化解了“惜杀惜售”观念与市场经济的不适应问题。
“卖牦牛肉的效益短期内十分可观,如果以一年10万头的生产规模来计算,只要4年色尼区的牛就没有了。而奶制品不同,一年四季都能生产,是可持续的。”在嘎尔德基地负责人明加措看来,牧业规模化,发展奶制品是符合色尼区实际的现实选择。
“发展什么”的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思路已然清晰。与此同时,“如何发展”的问题也充满考验。
李东是在藏北工作24年的“老那曲”,他用“震惊”两个字向记者讲起了当初藏北牦牛业发展中的遭遇。震惊一:那曲一头牦牛夏季一般产奶2斤左右;到甘肃武威考察看到,一头奶牛一天能产30斤,之间有十几倍的差距。震惊二:牦牛出栏一般是6、7年;而山东的某家企业肉牛一年出栏,牛肉上市量当时比五大牧区加起来还多。
受自身环境特点、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科技知识水平等因素影响,藏北牧业资源禀赋上质量好、有特色与生产上产量低周期长、经营上多而弱小而散并存,精深加工产品和藏北特色知名品牌基本空白,龙头支柱企业稀缺。这个“痛点”盘亘在藏北草原,每每有调研组都要“狠戳”一下,也一直刺激着色尼区干部。
为了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扶贫优势,那曲市和色尼区也曾谋求与内地大企业洽谈合作,但一番考察下来,往往因为气候恶劣、基础落后、产量弱小等种种条件不足犯了“高原反应”。
面对产业发展出现的种种困难,色尼区“痛定思痛”,立足实际、立足资源、立足自身,始终在做着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在自治区和那曲市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牧业经济合作社,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组织起来,为对接龙头企业夯实合作基础;大力改善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夯实牧业发展物质基础;持续推进思想教育工作,夯实牧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经过长期准备和深思熟虑,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在藏北草原深入推进,色尼区启动了嘎尔德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嘎尔德基地计划总投资1.076亿元,2018年1月开始运营,以奶制品深加工为突破口,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牧户”的经营模式,科学整合“一村一合”“寄畜还畜”项目资源,统一品牌、统一订单、统一销售,截至目前,已吸纳76个贫困村、3203户16227名群众向基地供奶、销售肥料、草地流转、投劳、产业分红等,共向群众兑现收益资金2527.28万元。
一个龙头企业、12个乡镇、上百合作社、成千养殖大户、万头牦牛奶牛养殖的牦牛奶产业链已经在草原上形成。“我们现在主要是把牦牛奶这第一门功课做好,近期站稳区内、中期打响品牌、远期开拓国内市场。”明加措表示,“借船出海”没能走出去,我们就立足自身、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稳扎稳打闯出去,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
“在基地我实现了长期就业,收入也高,感到特别幸福。”贫困户念扎,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了嘎尔德基地旁的罗马镇凯玛村,之前一家收入7000元,如今从事牛奶质检工作,一年收入有3.6万元。草原牧人对牛奶品质的熟稔转化为了牧业产业工人的专业特长。
一方水土建一方产业,一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自治区党委提出,要正确处理好城镇就业和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能干会干的关系,帮助群众找到发家致富的科学路径,助推乡村振兴。如今,这一理念,在色尼区得到了生动践行。
家乡就是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截至目前,基地内实现长期就业96人,其中大学生2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人。“转移就业不等于外出打工,乡村振兴不等于城镇化。处理好这其中的关系,关键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让农牧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牧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牧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嘎尔德基地产业发展,引发了畜牧产业发展更大的思考。对“背土”还是“归乡”这一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李东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万亩基地,牧草葱绿;加工车间内,酸奶飘香;收购站点,牧民欢笑;藏北草原,充满希望。“嘎尔德”,藏语意为“格萨尔王的大雕”,一个充满藏北文化色彩的名字;嘎尔德发展之路,是色尼区牧业从产品到商品、从草场到市场、从传统到现代的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牧业发展路子。大雕借风起,只需展翅便可滑翔天际;色尼区牧业走上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希望能像骏马一样,在这无边的藏北草原尽情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