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工委、农委主任袁家榆认为,贵州农业生产确实受到土地资源的刚性制约,但也因为山地资源丰富,具备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的天然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可以说,贵州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天然宝地。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贵州农业跨越发展的希望所在,也可发挥农业“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年来,贵州围绕打造“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的目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以“创新强农、协调惠农、绿色兴农、开放助农、共享富农”的理念为引领,把握生态与产业之间的辩证关系,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让贵州农业产业强起来的同时,也让农民逐渐富起来。
过去,贵州的农产品,有产品,无商品,缺乏品牌意识、市场意识。如今,针对蔬菜、食用菌、畜禽、茶叶、精品水果、特色小杂粮等特色农产品,贵州通过产品包装、品牌塑造、市场营造,以及产品面源污染治理,加强“三品一标”认证,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设,开启了贵州绿色农产品的新征程。
沿着宽阔的观光公路蜿蜒而上,走进“都匀毛尖”茶叶的核心产区螺蛳壳山,高山云雾之中,方圆几十公里茶海满眼苍翠。
螺蛳壳山海拔超过1700米,全年有200多天被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毛尖茶独特而卓越的品质。
有品牌才有竞争力。2014年5月,贵州省政府出台《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明确指出要以“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绿宝石”、“遵义红”等为重点品牌,大力扶持“梵净山茶”、“凤冈锌硒茶”、“石阡苔茶”等特色品牌,实施黔茶品牌战略。
经过数年努力,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叶种植面积第一大省。截至2017年底,贵州全省茶园面积超700万亩,综合产值502.2亿元。
2017年初,“贵州绿茶”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创了省级茶叶区域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先河,成为贵州创建绿色农产品品牌的一个典型缩影。
除了积极向外宣传以扩大影响力,贵州为提升农产品品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贵州省农委、省质监局等多部门携手联动,严把质量关,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构建新型的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体系,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建设。
目前,全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达3831个,赤水乌骨鸡、安顺山药等4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获农业农村部登记保护,省级优势特色产业园区431个。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加快,附加值显著提高,“绿色贵州”公共品牌越叫越响。
要真正把贵州农产品打造成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关键就是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生态与产业融合,变产品为商品,实现产销无缝对接。
2017年以来,贵州成立“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专班”,相继走进广州、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开展贵州优质农产品招商推介会,推动生态农产品省外市场的开拓,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在省内,贵州省则由省农委牵头,省直17个部门共同成立“产业扶贫蔬菜工作专班”,专攻蔬菜和食用菌产业。贵阳地利农产品物流园和贵州双龙农产品物流园设立了6.4万平方米“贵州产业扶贫蔬菜销售专区”,引进、培育蔬菜企业和合作社共计1221家。
在探索农产品销售的过程中,贵州省将超市、高校、机关、企业等与产业进行无缝对接,既降低了流通成本,稳定了农产品价格,也通过以销定产、以销促产,产销融合,有效避免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1.7万个食堂、每天500余万人就餐、月消费农产品超10亿元……贵州将学校农产品需求与农业产业调整精准对接,“校农结合”成为推动产业脱贫、乡村振兴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举措。
“黔货要出山,电商要先行。”贵州省农委、商务厅等单位牵头,大力培育了贵州电商云、黔邮乡情等一批优秀的本土电商平台;促成省政府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知名大型电商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省、市、县(区)电子商务发展领导小组,建立电商办,把电子商务下沉到基层。
在政策方面,出台《贵州省绿色优质农产品促销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围绕带动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目标,完善省内和省(境)外两个市场,加快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质量安全追溯和批发零售市场三个体系,大力促进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销售。
石漠化严重,土地贫瘠,耕地稀少,土地收益低,贫困人口多,这是迄今为止贵州的基本省情。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三年时间,对于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贵州而言,尚有280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2000万农民恳望共奔小康。
为了让农民尽快富起来,这些年来,贵州省明确了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民在产业链、利益链中的角色和份额,帮助农民稳定获得订单生产、劳动务工、政策红利等收益。同时,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把合作社、农户带动起来,确保合作社覆盖全部贫困户,力争覆盖全体农民。
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农户过去一直有养牛的习惯,且所养关岭牛属全国优良地方品种,只是各家各户散养一两头,不成气候。近年来,关岭县政府利用北盘江沿岸30余万亩的草山草坡和千家万户会养牛的群众基础,通过提供能繁母牛、牧草种子、种养技术以及金融支持等,采取“村社合一”的方式,鼓励、支持和引导村支两委、致富带头人领办关岭牛产业,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贫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贫困农户加入合作社,不断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自我发展能力。
沙营镇养牛村村民何万权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何万权身有残疾,右腿不便,想要去打工却多次被拒之门外。“养牛是个好出路,利润可观,而且我祖辈也曾养牛,有经验,如今又有了政府的好政策,我们干起来心里更有底了。”何万权说。
此外,关岭自治县根据当地情况创新推行了“五户联保”养牛模式:以村合作社为龙头,贫困户申请5万元特惠贷入股合作社,再以1户或2户非贫困户与3户或4户贫困户自由组合为一个养殖小组,每户可在村集体专业合作社承包5头牛养殖,出栏后由合作社负责销售,获得利润的80%归饲养农户,20%归合作社用于支付村集体入股分红及费用。
“我现在用养了6头母牛了,今年已经产了3头小牛崽,3年后卖掉一部分,保守估计可以赚15万。”何万权对未来信心满满。
自2016年以来,关岭通过走好“牛路子”,从种草、饲料加工、饲养到销售,形成了关岭牛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带动当地贫困户5316户18611人参与产业开发。
念好“山字经”,种出“摇钱树”。如今的贵州,初步形成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特色产业已经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