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流行的这句赞语,有了新注脚:2022年,山东肉蛋奶总产量1581万吨、总产值3003.5亿元,总产量连续31年位居全国各省份首位,总产值首次突破3000亿元大关。在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李新看来,这是山东政策、人才、科技等共同发力结出的硕果。其中,作为全国最大的畜牧兽医人才培养基地,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山东牧院)为山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走在前提供了人才支撑。“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六十八年只干一件事,围绕服务畜牧业一心一意做文章。”山东牧院郑立森坦言,自1955年建校以来,该校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服务、职业培训、产业带动等方面用心用力,久久为功,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跨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行列。2023年9月3日,新学年开学,来自全国各地的4000多名新生走进山东牧院,开启新的学习生活。望着一个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学子,曾在山东牧院工作30余年的吕振亚感慨万千:建校之初这里仅有畜牧、兽医两个专业,而今围绕畜牧产业链设置了29个专业,涉及畜牧产业的每一个环节。68年来,山东牧院心无旁骛,聚焦服务畜牧产业,坚持“做专、做精、做强”理念,加强专业建设。产业有什么需求,学校就紧跟节拍建设什么专业。改革开放之初,面对产业迅猛发展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形势,山东牧院增加了动物营养与饲料、兽药、动物防疫检疫、水产养殖、畜产品加工等专业,持续动态满足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条不断延长的需要。跨入新世纪,宠物经济逐渐兴起,宠物豢养、马术运动方兴未艾,山东牧院新上了宠物医疗技术、宠物养护与驯导、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马驯养与疾病防治等专业;随着社会对食品安全日益重视,又增设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中兽医药是中华医学瑰宝,在发展养殖业、防治动物疾病、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提升动物卫生和公共卫生保障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传承创新、弘扬国粹,山东牧院在全国较早设立了中兽医专业。一只3岁的比熊犬突然四肢瘫痪,被确诊为脊髓空洞症并伴有先天性枕骨大孔发育不良。宠物主人带其辗转多家宠物医院就诊,均被建议安乐死。宠物主人经多方打听,带着比熊犬来到山东牧院动物医院中兽医诊疗中心,侯显涛副教授给予口服中药、针灸治疗。17天后,这只比熊犬奇迹般康复。中兽药在治疗畜禽顽固疾病和新发疫病方面,具有独特疗效。山东兴安药业公司总裁张克富说,公司非常看好中兽药的广阔前景。十多年来,山东牧院在该公司设立教授工作站,支持公司业务做大做强,现年营业额逾2亿元。在安丘市,有全亚洲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蛋鸡工厂——正大潍坊360万蛋鸡全产业链项目。这里采用10层鸡舍立体养殖,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环境控制系统,水线料线光照温度湿度等全部智能化控制。每栋鸡舍占地2000平方米,可饲养蛋鸡18万只,仅需两名工人管理。近年来,现代畜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目标,迭代升级。山东牧院顺应大势,设立了农牧工程与智能化系,新上畜禽智能化养殖、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食品智能加工技术等专业,满足了智慧畜牧业发展的需求。目前,山东牧院所有的29个专业全都建在畜牧产业链上,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有效支撑,真正形成专业依产业而建、产业因专业而兴的互生共生格局。殷涛是山东牧院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班的学生,2018年入职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公司,经过几年锻炼,成长为业务骨干,担任种禽场场长。该公司董事长曹积生说,公司100多名技术场长中,有近50名来自山东牧院,他们是公司的顶梁柱。在养殖业刚刚兴起的二十世纪十年代,因不具备专业知识技术,全国各地从事畜禽养殖导致巨大财产损失乃至血本无归的事例屡有发生。现实证明,畜禽养殖,特别是规模化养殖必须依据系统的科学养殖专业知识技术和标准规范,包括养殖场选址与规划、畜禽良种繁育、防疫检疫、饲料配比、饲养管理,等等。为了让老百姓养好鸡、鸭、鹅、猪、牛、羊等,山东牧院建立了系统的专业和课程体系,专业包括畜牧、动物医学、防疫检疫、动物营养与饲料、兽药等,课程包括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等。夯实基础,培养出来的各类专业人才与产业各环节、各岗位一一对应,确保了畜牧生产技术先进有效。全流程的科学养殖规范、防疫措施、饲养管理、诊疗技术、动物福利,确保了畜禽少生病、长得快、长得好、品质优。建校以来,山东牧院输送了近15万名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在山东省市县乡四级畜牧行政部门、广大畜牧企业和全国各地。有人统计,该校毕业生占到山东畜牧行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近七成。山东牧院校长李学太介绍,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对企业、岗位的适需性,该校与多家头部企业、龙头企业共建了10个二级学院,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和企业专家担任导师,企业提供养殖场、生产线作为教学实训场所。真实的职业氛围培育了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学生还没毕业就具备了顶岗能力,深受企业欢迎。5年时间里,山东牧院和益生股份、亚太中慧、凤祥股份等大企业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双元育人,已培养3000多名优秀人才。他们短时间便成为企业技术骨干,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技术保障。在开展全日制培养的同时,山东牧院瞄准众多行业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准从业人员的需求,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有力地提升了行业人员技术水平。该校大力举办农民夜校、技术训练班,推广畜牧兽医技术,形成了“学校+公司+农户”的技术培训推广模式,这正是贸工农一体化的“诸城模式”的重要推动力量。山东牧院为此作出的突出贡献至今仍被行业和地方政府称道。8月17日至18日,李汝春教授带领团队到山东益生种禽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体系、动物疫病防控、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指导活动。这是山东牧院开展科技服务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山东牧院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强化科技服务,构建起覆盖山东、辐射周边省份的庞大技术服务网络,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实施“百县千企万户工程”。山东牧院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为依托,着眼乡村振兴科技、人才等需求,面向社会、行业企业和养殖户,开展科技研发推广,形成了“学校+公司+农户”服务模式,人才科技优势通过众多畜牧企业的销售服务网络辐射千家万户。大力开展职业培训,举办企业职工、畜牧专业技术和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等培训,年培训近万人次。——组织博士团齐鲁行、“百名专家联牧场、产教融合助振兴”活动。山东牧院与省、市、县、乡畜牧行政部门合作,由博士、骨干教师和畜牧部门专家组成畜牧兽医专家服务团,对畜牧企业和养殖户开展针对性技术服务,推动产业振兴。服务团通过专题讲座、技术培训班,帮助企业和养殖户更新养殖理念,现场答疑释惑,指导科学养殖,普及先进技术;针对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疑难杂症治疗等困难,提出科学系统养殖方案、疫病防治方案、企业转型升级方案,深受政府和农民好评。——开展“科技服务万里行”活动。2014年以来,山东牧院组织科技服务队,先后到山西、甘肃、四川、青海、内蒙古等中西部11个省份,行程数万公里,走访指导大型养殖企业36个、养殖户3240家、农村合作社123个。举办大型技术讲座30次、技术培训200余场次,示范推广32项标准化养殖技术,累计帮助建立30余家标准化养殖场、百余家养殖服务企业(合作社),5000余家散养户受益,累计增加产值过亿元。服务队两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服务队。——选派专家长驻服务中西部省份。近十年来,山东牧院选派80多名干部和教师,常驻青海、、新疆、四川、重庆等地,以科技服务、现场诊疗、职业培训等形式,将先进的畜牧生产技术传播到中西部地区,促进了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援青专家王云洲把山东省先进畜牧养殖技术播撒在海北大草原上,开展各类农牧生产新技术培训100余次,受众2万余人次,被誉为“祁连山草原的羊专家”。援藏教师赵满达参与研制的“日喀则市青稞秸秆高原氨化技术与饲喂技术规范”,使青稞秸秆饲喂利用率高达95%以上、营养价值提升36%左右,每年为当地节约饲草采购资金16亿元。山东牧院1992届毕业生、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立余,十年来带领公司打造了一条从原料采购、饲料生产,养殖服务与推广,到食品加工、深加工及终端连锁为一体的肉鸡、肉鸭产业链。公司现年禽类加工能力超过 6亿只,产值逾200亿元,辐射带动1万多农户发家致富。山东牧院1995届毕业生火全文,2012年创办了山东海鼎农牧有限公司,现拥有饲料企业24家、养殖服务公司12家、规模养殖场10余家。预计2023年公司销售收入将突破150亿元,带动3.5万余户农民走上养殖致富之路。山东牧院2015届毕业生李勇,用5年时间打造了“生态养殖—屠宰—加工—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他所在的合作社养殖户达200多户,安置农民就业200多人,年出栏生猪5万头。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山东牧院毕业生创办和供职的数千家畜牧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引擎”,在山东畜牧行业举足轻重,为山东畜牧业3000多亿元的年产值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