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新闻中心

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机遇和举措
2024-07-03 13:24:13

  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对于推进农业产业兴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具有重大意义。党的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现代畜牧业建设,畜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畜牧业发展主要依靠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养殖污染问题尚未有效解决,绿色优质畜产品供给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立足国情,抢抓机遇,应对挑战,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突出绿色生态导向,大力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畜牧业是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农业产业。改革开放 40 年来,畜牧业不断发展壮大、由弱变强,已经从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成为现代农业建设的排头兵,在满足肉蛋奶消费、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党的以来,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大力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夯实综合生产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绿色发展,现代畜牧业建设揭开了新的篇章。

  在市场引导和政府扶持下,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肉蛋奶等“菜篮子”产品市场供给得到了有效保障。目前我国饲养着全世界 1/2 的猪、1/3 的家禽、1/5 的羊、1/11 的牛,畜牧业生产规模居世界前列。2017 年,全国生猪存栏 4.4 亿头、出栏 7 亿头,牛存栏 9 038.7 万头,羊存栏 3 亿只;全国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为 8 654.4 万吨、3 096.3 万吨和 3 148.6 万吨,肉类和禽蛋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奶类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从人均水平来看,2017 年,人均肉类占有量达到 62.3 千克,虽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但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禽蛋占有量 22.3 千克,超过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奶类占有量 22.7 千克,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1/3,增长潜力依然很大。

  近些年来,畜牧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家禽和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畜产品供给结构更趋合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持续改善。肉类消费表现出猪肉下降、禽肉增加、牛羊肉消费旺盛的特点。2017 年,猪肉产量占肉类产品产量的 62.2%,比 1985 年下降了 23.7 个百分点;禽肉占 22.1%,提高了 13.8 个百分点;牛羊肉占 13.9%,提高了 8.4 个百分点。同时,奶业生产快速发展,牛奶消费持续增长,2017 年人均牛奶占有量是 1985 年的约 9.3 倍。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安全标准、检测认证、技术推广、执法监管和信息体系建设配套成型,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降低。2017 年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为 99.5%,畜产品“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为 99.8%,领先于食品安全总体水平,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保证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