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新闻中心

万博max农业信息技术ppt农业信息农业信息网站信息智能服务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
2024-03-02 15:18:08

  万博max我国已经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12月5日~6日,中国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河北省农业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全国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高层论坛。与会专家认为,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标志,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是服务“三农”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现代农业的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而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但与会专家指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潜在危机,表现在劳动力成本渐高,生产稳定性较差,农业比较效益不高,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农业2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个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性的条件就是充足的廉价农业劳动力,但近年来,这一优势正在逐步丧失。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侵蚀农业高效目标,农业劳动力量少价高的局面,降低了农业产业的比较收益。

  农业是一个高风险产业,现代农业产业既具有传统产业面临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等风险因素,也具有市场开放所带来的技术壁垒、价格波动、国际资本等新的不安全因素。2009年以来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的波动更为明显,“买难”、“卖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

  同时,农业也是一个弱质产业,农业自然再生产属性决定了其固有的低下的比较效益。据测算,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7、第三产业的1/3。我国农业生产资源不仅存在大量浪费现象,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农业立体污染,不断提高对农业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水平,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迫切需要通过信息智能服务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强农业增效的潜力。

  虽然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数字农业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效,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技术产品已经研制成功并投入应用示范。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农业部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许世卫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示范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信息的提供者与接收者不对称,信息服务缺少整体性和个性化;在浩瀚的信息内容面前,使用者往往无从下手;智能化程度低,农业软件门槛过高和操作复杂;标准化程度低,信息采集手工干预过多、信息采集不够及时和准确等。

  “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是解决当前农业发展危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农业信息服务形式。”许世卫说。

  专家介绍,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是以农业种植、养殖、加工、经营过程中的各类事件为服务对象,以基础海量数据、动态即时数据获取和智能信息处理系统为核心技术,以分布式、互动性、主动型、自动化等为特征的一种信息服务。其核心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采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精准化服务,提高管理支持,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包括:农情精准获取技术、数据自动处理技术和信息推送应用技术,具有互动性、智能性、主动性、即时性、预见性等独特优势。

  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是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万博max,对于提高各生产要素的利用水平,减轻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进一步挖掘农业增产潜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劳动效率,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应对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有着重要意义。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是农民适应市场的重要帮手,通过它农民可以及时、有预见性地规避市场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及时了解和传播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供求与价格信息,科学开展生产经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提高市场竞争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逐步发展成熟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农业信息化前沿技术领域之一。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李昌健说,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各领域的应用步伐正在加快,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得到示范应用,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农情标准获取技术研究方面,国内外已开发出多种基于传感器的信息采集技术和平台,智能化气象监测系统、遥感监测系统等都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人员实现了作物长势、墒情、种植面积等信息的农情动态监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对农业自然灾害的遥感动态监测和损失评估,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精准农业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农情信息规范采集标准研究方面,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制定了完善的农情信息分类标准,编制了各类农情信息分类代码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在农情信息采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种养业信息分类代码》的地方标准,实现了农情信息采集方法、过程的标准化。在信息精准推送应用技术研究方面,“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多个乡镇;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中国农产品供求信息网已经成为国内权威的农业科技信息和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站。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通过完善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和“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发展农业短信用户400多万户。近年来,农业信息数据处理技术在数据挖掘、数据融合,作物生长模拟,生产智能控制,预测预警模型,以及信息处理系统平台集成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了积极进展。针对西部灌溉农业区的需求,宁夏农林科学院开展了“引黄灌区信息化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研究;围绕农作物管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大田作物生长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则在农业生产专家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开展的“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农业宏观决策智能服务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成都市、凉山州等近百个县乡村得到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旭研究员认为,未来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发展重点应包括:农业信息标准化技术,田间数据及时自动采集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数字模拟技术和智能化信息分析预警技术等万博max。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汪懋华强调,农业物联网将为农产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要着力突破一批适用于农田土壤、水质关键理化参数、病虫草害监控等的低成本、快速检测技术,大力推进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应用研究。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与会专家指出,传感器的发展将大幅提高信息采集能力,云计算技术将推动农业信息处理服务的新,标准化技术将推动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发展,农业信息智能服务技术将无所不能、无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