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始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也引发了全球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中国会不会因此出现“粮荒”?科学家们一致回应:“中国不缺粮!”如此肯定回答的底气在哪里?答案是:科技!在向科技要粮的实践中,我国进行了怎样的探索?农业科技的未来之路又应该如何走?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开始限制农产品出口,这也引发多国对粮食危机的担忧。中国是否会受其影响?中国人如何端稳自己的饭碗?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给出了答复:“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
当前,我国粮食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从“人扛牛拉”的辛苦劳作,到现在的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现代农业经验充分说明,不仅要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
小麦育种专家茹振钢教授培育的“百农矮抗58”,实现了小麦产量大幅度提高,增产效益300多亿元,被誉为“黄淮第一麦”;
我国食药用菌研究领域唯一的院士李玉,跨越千里与陕西柞水县牵手,让木耳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硬核作用;
据统计,今年全国投入春耕生产的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投入北斗导航、自动驾驶拖拉机和配套装备超过2万台(套),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习总强调,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5月底即将迎来的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既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事迹的集中展示,也是在全社会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从让8亿多人“吃饱饭”到让14亿人“吃好饭”,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用实践诠释了“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时代内涵,也让我们得以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端稳“中国饭碗”,守住“大国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