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款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刘志镜教授团队设计开发的“农掌门”惠农服务平台,已经走进陕西蒲城县的田间地头,成为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好帮手。这一新型的农业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与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望成为“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新模式。
“农掌门是一个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刘志镜教授介绍说,2015年8月,陕西康田慧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他们,要求为其设计开发一个惠农服务平台。陕西蒲城县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定点帮扶县,我在那里插过队、下过乡,对当地很有感情,于是就答应了,双方合作就此开始,农掌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据介绍,目前“农掌门”惠农服务平台分为用户端和专家端,其中用户端有互联网版、手机版和手机App(有安卓平台和IOS平台)三个版本,通过任何一台能上网的普通手机即可登录,用户使用永远免费;专家端专供农业专家使用,需使用定制手机登录。目前,该系统数据存储在陕西工业云中心。
从功能上讲,“农掌门”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丰富的种养殖技术服务、病虫害远程互动诊断和农业大棚种植可视化监控等,还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及时、准确地判断出病虫害地理位置分布于灾情漂移趋势。
刘志镜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农民在自己家发生虫害的庄稼地里,用手机拍张照片上传到平台,农业专家就会立刻诊断,同时后台就能记录下准确的位置信息;这类信息汇总到一起,分析人员就能准确判断病虫害的发展趋势。这样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了农业灾害预警,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了科学依据。
“能够量化考核专家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是这个平台最大的创新之一。”刘志镜介绍说,“农掌门”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业专家服务量化评估体系,使专家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有效监管。“你什么时候上线,在线多少时间,回答解决了多少问题,系统会全部保留这些记录;农民听了你的建议,最终评分结果,我们也都可以看到。”
据了解,康田慧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经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批聘请了10名农业服务专家,为其发放了专门的服务交流手机,让使用了“农掌门”的农民朋友,可以随时随地找到农业专家教授,通过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方式,实现远距离可视化在线交流沟通。
刘志镜指出,“农掌门”打破了传统的专家归属体制,实现了专家的跨体务,而且这一平台还具备了参与资源的广域性和性、农业服务的深入性、服务交流的可靠性、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和平台运维的市场性等特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却不是一个农业强国,现代农业是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优先发展的11个领域之一。刘志镜教授指出,“互联网+现代农业”不仅仅是电子商务下乡,不仅仅是农业大棚种植可视化监管,不仅仅是农产品溯源,它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它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理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复合品。
刘志镜分析说,当前“互联网+现代农业”主要有六种运营模式,“农掌门”集合了其中的四种,即物联网技术下的工业化种养殖模式、农产品品牌化种养殖模式、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市场预测分析及产品开发模式、赋予农业更多可能的农业众筹模式。
可以说,“农掌门”是一个集成创新的平台,集合了现代农业的三个特征:一是实现了农业专家与农民远程“零距离、面对面”的咨询服务,搭起了一座互动交流的桥梁;二是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实现了病虫害分析与灾情测报,建立了一个农业防灾体系;三是整合诞生了线O为一体的农业综合服务平台。
刘志镜介绍说,“农掌门”分为两期工程进行建设,目前已经开发完成了一期工程,即基础农业服务平台、农业专家评估体系建设,现在他们正在抓紧进行二期工程开发,实现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和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农掌门智能农业监控系统已于昨日完成了测试。”刘志镜说。
据统计,刚刚推出、尚处在测试阶段的“农掌门”,注册用户已经有1300多人,范围包括陕西渭南、云南、山东和东北等地的农民,甚至还走出了陕西、走出了国门,东南亚缅甸、老挝等地从事西甜瓜生产的种植户也用上了这个平台。
据了解,刘志镜团队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视觉计算与脑科学、互联网+应用与系统仿真,以及移动电子商务四个方面,其团队的核心技术主要在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和视觉计算关键技术与应用等领域。
据西安电子科大宣传部介绍,近10年来刘志镜带领的团队,开发完成的项目共计50多个,例如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开发的基于视频传感器网络的群体行为感知与异常个体协同跟踪系统是目前国内监控领域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平台。在大数据智能信息处理等核心技术的支撑下,他们在军事应用、智能识别、智能服务、虚拟仿真四个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一批软件产品,并已广泛得以应用。如,以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完成的“品城西安”网(网址:,不但完成了陕西城市文化资源数字化展示数据库的构建,还能依托手机在4G环境下1.7秒内便获得高效响应,全方位展示了陕西文化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