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沃野千里稻花香。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刚过去不久,留给我们的是喜迎丰收的热闹景象,更是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刻思考。
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人才振兴。在9月27日至28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总深刻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在“三农”工作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需要大批人才的今天,我国农业人才培养、成长、发挥作用的现状如何,农学学子们有什么心声诉求,今后该怎样提升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请跟随记者调研的脚步,到师生中间寻求答案。
“农学变了,变得更‘年轻’了!”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万媛媛感慨地说。
从本科到硕士,谈起5年来与农学的相遇相知,万媛媛眼里洒满阳光:“农学可不像大家想的那样,只是教会我们扛着锄头去挖地。现在的农学,特别注重培养创新思维,鼓励我们积极观察作物性状、正确评估环境因素、大胆尝试改良新品种。很有趣!奥妙无穷。”
2019年9月5日,习总给全国涉农高校的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为农业人才培养教育指明了方向。两年过去,我国涉农人才培养日益展现新气象,一批有知识、有活力的青年怀着新时代的“三农梦”,扎根在广袤乡村。日前,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部署,更为涉农院校广大师生注入了信心与力量。而在他们看来,为了让更多人才学以致用,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展身手,农学教育还有许多道“坎”需要迈。
进入华中农业大学高级临床兽医创新班一年多来,该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兽医专业研究生赵月桥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理念新,培养方案新,课程设置新,甚至任课教师的组成也让人耳目一新”。这让她对未来之路充满了期待。
安徽农业大学2017届毕业生赵九梅则已经找到了实现梦想的一片天地。4年前,她来到巢湖市黄麓镇芦溪村巽风湖生态农业园进行为期一年的创业孵化。一年后,表现优异的她正式担任公司总经理,带领团队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种水稻、养龙虾、卖大米、采摘果蔬……一座占地4000多亩的农业综合体在她和大家的努力下日益壮大,带动了周边100多名农户脱贫致富。
赵九梅说,是学校实行的“三三二”培养模式让自己早早打下了基础:“我们前三个学期在学院学习通识课程,第四到六学期进入试验班进行针对性学习,第七学期组成3~5人的团队进行创业孵化,毕业后进农场。这种感觉就像坐上了直通车,又快又准。”
“三农”人才需要很强的实践性。然而,此前很长一个时期,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并不尽如人意。很多院校承袭传统的课堂教育,学生“出炉”后,往往面临着知识专一化、技能单一化、专业分散化的尴尬,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都难以应对“三农”事业的复杂性和多层次需求。
2019年,在教育部统筹规划下,全国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密集讨论,“新农科”建设大幕拉开。两年来,相关高校锚定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主动适应变革,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中国农业大学以创新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科技小院专项、乡村振兴专项等专项研究生招生项目切实推行,使一批研究生层次的应用型人才脱颖而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依托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以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在交叉学科领域获批“乡村学”二级学科,涉农人才有了更宽广实用的培养平台。
西南林业大学设置20个涉农涉林专业,每年培养农林人才2000余名。“全校70%的学生来自农村,毕业后70%的学生又回到基层,直接服务乡村振兴。”该校张昌山介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学校农业水利工程社会认可度很高,毕业生历年供需比都在1∶5以上,就业率超过97%。”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朱成立颇感自豪。
“近年来,不少涉农高校招生就业趋于‘两旺’,毕业生对母校的认可度、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呈现‘双高’。”安徽农业大学江春认为,这得益于两个转变。“一是社会对农业高校认识的转变。端稳手中的饭碗、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社会各界对涉农高校的认识发生了积极转变。二是涉农院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例如我们学校,全面育人的质量观、一专多能的人才观越树越牢,每年都有六成以上毕业生投身乡村一线。”
在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钱文荣看来,近年来我国涉农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较好地适应了时代变化。“如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并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深度融合,培养实干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兼备的高端人才,逐步成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大趋势。”钱文荣说。
“国家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该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两年间,从这个理念出发,西南林业大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淘汰落后专业16个,建设涉农新专业3个,升级改造涉农专业15个。尽管如此,张昌山仍感到时不我待:涉农新专业比例仍然较低,传统农林专业与新兴学科、新技术的交叉融合不够,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农林专业进程缓慢,“教学改革的速度跟不上农业发展的步子”。
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唐丽霞观察,农林大学原先的学科设置更加偏重于科技型人才和技术性人才培养,对于综合性人才和管理性人才的培养总体较弱。
去年9月,华中农业大学在全国率先开设了“智慧农业”专业,李婧曦成为首批“吃螃蟹”的学生之一。“我们要学信息学、工程学、经济学等知识,学会用智能创新技术解决农业问题,比如运用大数据分析研判农业生产走势。”她很喜欢这个专业,但也时有困惑:“农村的条件和我们的知识储备能不能衔接上?我们能发挥想象中的作用吗?”
钱文荣认为,李婧曦的困惑具有典型性:“培养方式变革,评估体系也要革新,对人才的评价要侧重学科差异性,兼容农村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把今天的教学和明天的就业匹配起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在学科、平台、专业、人才一体化布局上下功夫。”
“涉农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既有‘三农’情怀,又懂技术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湖南农业大学陈弘认为,乡村振兴急需农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也需要大批能兴办产业、带领农民致富的创业型人才。“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能人走”,关键是要有能人。
“目前我国农林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就业对人才培养带来的反向冲击。”唐丽霞表示,党和政府有很多对到西部地区、到基层就业的鼓励性政策,应更好地运用这些政策,对投身“三农”的毕业生提供持续性、系统性支持,促进更多农林高校毕业生在专业对口的领域就业。
今年4月,山西农业大学与神农科技集团共建了全国第一个食用菌学院——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并建设山西省食用菌研究院、神农食用菌产业学院,实现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我们经常和学生分享食用菌团队在山西85个县开展科技服务、在40多个贫困县科技扶贫的故事,并带着他们适度参与。学生们对农业的兴趣、对职业的自豪感在增强。”山西农业大学食用菌学院院长常明昌说。
让中国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杨勇琴印象深刻的是:“学院开设了种业菁英班和乡村振兴菁英班,请来企业技术骨干、新型职业农民给我们讲课。我们也到山西灵丘、湖南湘西、北京平谷等地进行过农业生产实践,收获非常大!”
在青海藏族同胞家中感受民族地区脱贫后发展新面貌,在广西农村了解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2018级博士生张一珂参与各种农村调研后深受触动:“我重新认识了中国农村。我愿意用双脚丈量土地,把人生的种子撒在这里。”
“让农学学生尽早接触农村很重要。”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董长瑞认为,要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强农兴农担当结合起来,砥砺农志、激发农趣。
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农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章文光看来,农业人才培养需多方共同努力,“综合型人才、问题导向型人才是目前急需的,农林院校与社科类院校应开展联合培养,克服传统涉农人才不接地气的问题”。
张昌山建议,要加强面向农学人才的耕读教育。还应把塞罕坝精神、杨善洲精神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意识。“习总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这是涉农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学农真的有前途吗?”万媛媛还记得大一时的困惑。而今她早已有了答案——“新农科走进新时代,涉农人才迎来新机遇。我们会秉承袁隆平院士‘心在最高处,根在最深处’的精神,把知识化成热爱,铺在广袤田野上!”(记者 张胜 王斯敏)
在对方给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在网上的“在线咨询”平台向警方求助?看起来“正规”的背后,实则“陷阱”重重,您可千万不要相信。前不久,浙江的小彬就接连受骗。…
日前,北京青年报记者以“简历优化”为关键词,在某电商平台搜索服务时,能够看到大量进行“简历优化”的服务,不少还都打着专业HR(人力资源,又称人事)的旗号。然而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专业HR”中,有不少是兼职在校大学生,“简历优化”不过是照着事先拟定好的话术和简历模板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