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河南大哥,在非洲给员工开会,一口流利的“河南版”中式英语,引发网友关注。据央视新闻采访,视频中开会的大哥是一名80后,名叫胡振兴,河南许昌人。他当时是在非洲加纳的工厂办公室开每周例会,想着拍摄记录一下。胡振兴说,他的发音可能没有那么专业,甚至还带一些口音。发到网上之后没想到,网友们不仅没有嘲笑他的口音,还因为他的口音对外语学习有了自信。(10月20日 央视新闻)
对于视频中大哥的发音,不少网友与媒体用了“土味”一词形容,不过在此语境下并没恶意, “土味”可以说明我们感到熟悉、亲切,并不应当等于低级。需要明确的是,语言的发音受地域、文化等因素影响从而种类多样,差异巨大,但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不应让所谓的口音的“纯正”,成为自由表达的桎梏。伦敦政界精英的发音不比泰晤士河畔工厂里工人的发音高贵,河南大哥自然也无需为了去迎合“英音”“美音”而缄口不敢言。从大哥从容的状态和洪亮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他表达的自信。
当然,许多人出于学习或是职业的需要,还是应当掌握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的。只是发音标准是我们努力的一个目标,而并不能执掌我们能否开口的大权。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也许并没有接受到良好的口语发音训练,甚至是基本的英语基础都没有,他们说出带有口音的“蹩脚”英语,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视频中的河南大哥胡振兴,毫无英语基础,被外派到加纳工厂后,全凭坚持与刻苦努力,从零学起,到能用英语无障碍交流。没有人从小教他正宗的英美发音是什么,惟有乡音难改,当他一句句带有河南口音的英语说出时,我们想到的不应是嘲讽,而是对一个平凡奋斗者赤诚的感动。同样,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类似的新闻,外卖小哥下班坚持学英语,农民工大哥自学英语词汇量过万……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英语发音也许夹杂着自己家乡的口音,但应当认识到这是每个人的本色没什么好羞耻,而他们为了目标而拼搏确是令人动容的。
所以,当我们听到中式口音的英语,不妨先思忖一番:不是我们读不好便差劲,而是我们平凡,皆有本色,但选择了拼搏并自信发出我们的声音。相比从前网络上许多人凭着“高贵”的英语发音自视甚高,河南大哥胡振兴的行为和网友们的积极评价,无疑令人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