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各大新闻门户网站或App客户端,均发布了一条消息:农业农村部公示初审通过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及相关信息。
因为涉及到政府部门,本着审慎原则,“食材界”登录了农业农村部官网,反反复复搜寻了几遍,也没看到展示相关公示信息的页面,用“标题搜索”,也没有搜到。狐疑之际,对比了几家新闻门户的报道,终于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公示公告”栏目里看到,点击进入,终于看到了原文,这已经是农业农村部官网的四级页面了。
转基因一直受到普遍关注,很大的原因是有过知名媒体人与曾经的网红科普作者的争论。所以这一次中国人自己培育的转基因品种通过初审进入公示,其实是会格外引人关注的。只是主管政府部门“完全按照程序”行事,能在首页公示的,是修订“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转基因品种初审公示,在“司局级”,上不了首页。
10月17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印发《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37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和14个转基因大豆品种已经通过初审,公示期30天。
6个品种获得初审,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4个品种获得初审,是获得品种初审比较多的公司,其他如登海种业获得两个以及一个品种初审。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等。另外一个申请者是大北农下属的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公告,目前这些品种处于初审通过后的公示环节,上述品种按程序通过审定后,实际种植区域还应符合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关安排。也就是说,真正走向市场,还需要政府统筹安排。
中国政府农业管理部门对转基因颁布的是安全许可证,颁发给提供转基因技术的公司,比如大北农和杭州瑞丰。
有了安全许可,说明技术上已经成熟,转基因技术还要和具体的育种环节结合,通过育种推广出去,这就要借助育种企业。由育种企业就携带转基因技术的品种提出申请,通过审定后进入种植。
据中研普华《2023-2028年中国转基因农业行业投资前景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农业转基因技术在增加作物产量、减少病虫草害损失、减少化学杀虫剂使用、节省人工成本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08年,中国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以来,在基因挖掘、遗传转化、品种培育、安全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2021年,中国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试点工作,在科研试验田开展。2022年,扩展到内蒙古、云南的农户大田。2023年,试点范围扩展到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区20个县并在甘肃安排制种。
2021年政府确定转基因试点200亩,2022年是10万亩。今年大幅增加到390万亩,最终推广面积约400万亩左右。
此前尽管已在试点中,这些转基因品种还没有通过评审,没有官方认可的身份,现在相当于给了官方认可。
国际上,美国是转基因作物最早和最大的种植与消费国,巴西、阿根廷、印度、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商业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国内外已用模式动物小鼠、猪、肉鸡等开展了大量转基因产品的多代喂养试验。
“世界农化网中文网”在10月12日最新的报道显示:2023年美国转基因三大作物——棉花、大豆和玉米,普及率达95%以上。
在美国,转基因作物在1996年开始商业化种植,之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普及率快速增长。根据美国农业部国家农业统计局(NASS)公布的数据,2023年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和在美国的普及率分别达到97%、95%和93%,这三种作物仍是目前美国主力转基因作物。
一是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扩大。1996~2023年期间除个别年份外,美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基本上逐年扩大,主要是棉花、大豆和玉米。截止到2023年,转基因棉花、大豆和玉米和在美国的种植面积分别为444万公顷、3340万公顷和3764万公顷。
三大作物的转基因面积增长主要发生在1996年商业化之后前5年。进入21世纪后总体种植面积有一定波动,但转基因面积基本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其二是转基因作物普及率持续提高。在大豆、玉米和棉花等主要作物中,转基因品种的普及率在近10多年内持续维持在90%以上,几近饱和状态。
以大豆为例。转基因大豆品种的普及率从1997年的17%快速增长到2001年的68%,2014年达到94%,直到2023年才小幅提高到95%。玉米和棉花的转基因普及率增长态势与大豆类似而增长速度更快,目前都在90%以上。
第三,也是很引人关注的是抗虫和抗除草剂的复合性状品种受欢迎。随着时间推移,单一抗虫或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品种逐渐被集成了多重性状的品种所取代,尤其是同时抗虫和抗除草剂的复合性状品种。这类双重性状转基因品种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同时解决害虫和杂草问题,大大简化农民的种植和管理操作。
以玉米为例。1996年单纯的Bt抗虫转基因玉米品种普及率为8%,到2000年增至19%;而双抗的转基因复合性状玉米品种普及率从1996年的零快速增长到2023年的82%。棉花的发展趋势也与之类似。
四是三大作物转基因率有细微变化。在转基因率基本饱和的情况下,近两年美国大豆和玉米的转基因率维持高位稳定,棉花在2022年有所下降后在2023年回升至97%。这表明美国农民对转基因作物的依赖性非常高,转基因技术已经与这些作物的生产密不可分。一旦转基因种子供应出现问题,势必会严重影响美国农产品的产量。
在1996~2023年期间,美国转基因作物得到了迅速并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主要作物生产的主导技术。
当前,美国转基因作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转基因率基本饱和的情况下通过创新继续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未来的几个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抗逆性等新的转基因性状,培育更高产的转基因品种,加强双重或多重抗性的复合性状创制,建立有利的政策环境继续支持转基因技术等。美国似乎要在已有的转基因优势基础上,继续扩大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领先地位。
公示公告发布次日10月18日,种业股盘中强势拉升。据《证券时报》,18日一开盘大北农涨停,神农科技、登海种业、隆平高科等涨超6%,农发种业、丰乐种业、荃银高科涨约4%。
从产业链来看,转基因上游生物育种A股公司包括:大北农、隆平高科(杭州瑞丰),非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种子集团;中游为制种企业,包括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等。
中信证券认为,生物育种产业化正式落地后,全新的转基因性状市场形成。转基因安全证书多、品种覆盖多、获得转基因品种审定数量多的性状公司,预计将受益最大,并有望凭借先发优势建立长期竞争壁垒。本次公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中,大北农性状占比最高,达到59%。大北农即将进入业绩兑现期,并占据最多市场份额。
10月17日,荃银高科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作为先正达种业板块的重要成员,积极开展生物育种技术方面研发与合作,储备相关资源,有序推动生物育种等领域产业化应用,进一步做大做强。
先正达已获得3个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其中Bt11×MIR162×GA21抗草地贪夜蛾,目前是国内前沿的“三价”系列基因,田间效果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9月28日,农发种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有和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的性状公司开展合作。
和邦生物在互动平台表示,政府持续出台转基因政策,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了加快转基因生物育种商业化步伐。公司草甘膦产品主要用于转基因作物。
华泰证券表示,我国的转基因种子商业化稳步推进,或带动种业科技的技术升级,种子行业规模扩容可期。现阶段转基因技术及品种储备仍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研发及推广壁垒较高。研发实力强及转基因品种储备早的龙头种企有望受益。
国泰君安表示,2023年转基因商业化就在眼前,政策变革及制度变革有望大幅改善行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优化种植行业格局。具有较强技术实力、拥有转基因先发优势的企业有隆平高科、大北农、荃银高科、登海种业、苏垦农发。
中信证券表示,首批转基因品种审定正式落地,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大幕拉开,行业规模或大幅扩容,行业格局将迎显著优化。一方面,具备先发优势的性状公司即将进入业绩兑现期;另一方面,具备转基因品种先发优势的龙头玉米种子公司,预计将迎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的快速提升。当前种业板块估值低位,叠加转基因品种审定落地的强劲催化,建议把握战略布局机遇。
[1].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品种的公示。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2023年10月17日。
[2].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农业农村部,2023年10月17日。
[3].2023年,美国转基因三大作物棉花、大豆和玉米普及率达95%以上。世界农化网中文网,2023年10月12日。
[4].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初审通过,龙头种企市占率望提升。Wind万得,2023年10月18日。
[5].转基因品审正式落地,种业股强势拉升,大北农涨停。证券时报,202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