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农业互联别火,别名,“互联网+农业”。如果你像我一样了解到某地区的小麦无人收购的时候,可能你就会明白“互联网+农业”,还有多长的路要走。我国原本长期都是农业大国地位,今天农业依旧占据最基本产业的地位,也可以说是粮食安全战略上的。但目前,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正在遭受着质疑,这种质疑缘于多方面的因素。
我们引以为傲的是我们是制造大国,这和GDP长期占据地方政府政绩考核要点有很大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增长的GDP使得我们表面上进入了一个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随着中国制造业规模化经济达到一个转弯点,政府习惯性的称之为产业的转型升级,事实上,这样的转型升级并不是产业主动的寻求更上一层楼,而是的自我。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后,城镇化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房地产泡沫以及金融杠杆泡沫让人民逐渐开始了思索未来的出路,城市本身是不是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呢?在当今的中国,显然不是。城市的繁荣需要大量的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以及政府对土地性质变更增值的支持,如果没了这些,城市的发展就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就会衰败,鄂尔多斯就是个例子。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目前看,中国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仍然是以一二线城市或者城市集群效应获得经济发展的思路,这并不是城镇化生态需要的。这个话题,我们以后会谈到。
作为城市供给的农村,如今日益突出的三农问题以及城乡经济一体化过程的矛盾,正在逐步制约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一直在提,以人为本,什么才叫做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其实就是以百姓为本,以群众利益为本。我们的农业为什么发展缓慢?为什么和美国、丹麦等国相比,形不成良好的产业格局?
第一个因素,在于土地政策。土地政策最关键的土地性质的变更是政府说了算,而政府实际拿了土地政策的变更,做成了杠杆,从耕地到商品用地的摇身一变,身价倍增。这就是目前土地变现增值最快的方法。作为地道的农民,这种变现可比你种上十年农作物要快捷的多,付出的少的多,况且你种植的农作物并不一定卖上好价钱,或者卖的出去。拆迁户、拆二代就是这种体制下诞生的特殊概念。
第二个因素,在于产业政策。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对于农业的重视也是一如既往,每年的一号文件对于三农问题都是连年念叨,但是三农问题真正解决了吗?解决了多少?问题在于农业并非我国支柱性的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远没有工业来的快、实际,鉴于目前的产业政策,三农问题依然存在,并将长久持续下去。
第三个因素,在于农业从业者的观念和素质。中国的老百姓的形象一般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这是我从小听父母讲的最多的对于农民的百姓形象。研究生毕业那年,父母最期盼的也是进入事业单位、国企等,总之就是远离农业。这可能是最了解农业,或者与农业最近的一代人的共同之处。这种观念的存在使得农业从业人员结构层次一直得不到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尽管以上三大因素严重制约着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及农业的发展,但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无论是土地政策,还是产业政策,抑或是农业从业人员结构,正在发生着新的改变。
部分地方政府的土地流转政策的出现,很可能导致第四次土地改革的到来。土地流转或者第四次土地改革的方向一定是朝着土地的集中利用发展,这种趋势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展开,将可能变革中国长久存在的小农经济模式,并且伴随着农业自动化技术的提高与应用,很可能引领产业格局的变化,甚至加快中国城镇化的实施步伐。
在传统产业遭受国际市场瓶颈的同时,传统产业的优势在旧的营销模式下逐步丧失的同时,使得传统产业开始谋求新的出路。工业机器人逐步代替人工,是历史不可逆转的必然结果。中国老龄化社会结构的凸显,使得国家的人口优势开始出现衰弱,人工成本提高也倒逼传统产业进行自我。产业格局的变化使得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从新回到农村,所引发的一系列新的问题同时,却也带回了城市的先进理念,使得农业格局调整过程阻力进一步减小。
在互联网技术横扫消费品市场的同时,工业品电商以及农产品电商开始出现,这实际就是“互联网+”战略的具体实施,与“互联网+”战略提出的时间并没有直接关系。农产品电商以快速复制消费品的模式出现,却因为种种原因,各大电商平台遭遇了滑铁卢,比如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的运输问题以及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问题等,事实上都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不过,农产品电商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社区式O2O模式,备受争议的众筹、认领模式等,对于农产品电商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探索。
互联网+农业,如果具体的讲,需要从政策、渠道、产品、营销体系、资本与技术、战略与组织等方面进行理解,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而“互联网+农业”的核心应是懂得技术的高级农民,我们可以称之为新农人,当然,称谓并不能直接影响农业格局的调整,只是农业格局调整的一个反应而已。虽然前景是光明的,但值得各位新农人警惕的是,道路过程是曲折的,步子还是要脚踏实地的迈。